&esp;&esp;赵洵一口气吟诵完了两首诗,随即望向了贾兴文贾大哥。
&esp;&esp;贾兴文听了之后啧啧称赞。
&esp;&esp;不得不说赵洵的诗才是很好的。
&esp;&esp;但是这两首诗中还是有他听不懂的部分。
&esp;&esp;首先说这第一首。
&esp;&esp;黄河是什么河,万仞山是什么山。
&esp;&esp;这两个他都没有听说过。
&esp;&esp;倒是玉门关他是知道的。
&esp;&esp;再说这后一首。
&esp;&esp;渭城是什么城,也没有听说过啊。倒是阳关大名鼎鼎,如雷贯耳。
&esp;&esp;所以明允的诗词总是会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地名。
&esp;&esp;有的时候贾兴文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
&esp;&esp;但是综合来看,其实大的意境是极好的。
&esp;&esp;看诗词最重要的还是意境。至于一些细节的打磨,一些用词方面倒是没必要那么的刻意。
&esp;&esp;不然要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反而容易落于下乘。
&esp;&esp;所以
&esp;&esp;“好诗好诗啊,哥哥我是真的很感谢你做的这两首诗的。你放心好了,我一定会平安的抵达西域的。”
&esp;&esp;说罢贾兴文直接端起一只酒杯一饮而尽。
&esp;&esp;“唔,来满饮此杯。”
&esp;&esp;此时此刻赵洵也是觉得豪气干云,豪情万丈,端起酒杯喝了个干净。
&esp;&esp;其实赵洵平日里是不喜欢喝酒的。
&esp;&esp;但是今日为了贾兴文贾大哥,他还是决定舍命陪君子一回。
&esp;&esp;“好了,送君千里终有一别。我该走了,多保重。”
&esp;&esp;其实本来赵洵是可以动用传送术直接将贾兴文送到安西去的。
&esp;&esp;这样一来可以省去了许多旅途上的劳累和困苦。
&esp;&esp;但是鉴于贾兴文要护送商队回去,所以也只能慢慢的沿着丝绸之路返程了。
&esp;&esp;当贾兴文转身走了几步,赵洵连忙喊道:“贾大哥!常回家看看。”
&esp;&esp;贾兴文一时间停住了脚步,停了一会之后再次迈开步子走远了。
&esp;&esp;
&esp;&esp;
&esp;&esp;江南道,宁州城。
&esp;&esp;姚言第一时间返回了宁州,随后不久大师姐萧凝也返回了这座城池。
&esp;&esp;加上刘莺莺,三人算是再次聚齐。
&esp;&esp;他们三人现在得到了一个一致的答案,那就是东南妖兽基本已经平定,不用再担心妖兽祸患的事情了,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完全放心的返回到终南山。
&esp;&esp;但是这毕竟只是他们三个人的决定,总归还是要跟万彦万刺史商议一番的。
&esp;&esp;这样也体现了对万彦的尊重。
&esp;&esp;“万刺史,我们三人决定返回浩然书院,返回终南山。不知你可有计较。”
&esp;&esp;“呃?这么急的吗?”
&esp;&esp;万刺史显然有些错愕。
&esp;&esp;“其实也不算是很急切的吧。毕竟对我们来说,接下来再继续待在宁州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。”
&esp;&esp;“是啊,如今妖皇已死,妖兽们群龙无首,便是再借给它们十个胆子,他们也不敢再侵犯宁州了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回到书院,也能够帮助书院抵御腐蚀者。”
&esp;&esp;三人分别表达了自己的意见,万刺史听后大概也明白了。
&esp;&esp;看来这书院三人去意已决啊。
&esp;&esp;他们之所以跟自己说,是为了体现尊重。
&esp;&esp;万刺史也没有理由继续坚持了。这样只会让书院三人感到尴尬,更会让万刺史自己也觉得尴尬。
&esp;&esp;很多时候尴尬的情绪就是这么滋生出来的。
&esp;&esp;有了尴尬的情绪,整个人都会处于一种非常郁闷的状态。
&esp;&esp;倒不如随性一些,洒脱一些。
&esp;&esp;能够很好的合理的培养自己的状态,能够很好的让自己处于一个完全放松的状态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