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95章

这一下,就算看了骡机心里有所准备,所有人的眼睛还是都直了。

就怎么说呢,水力织布机的效率,毕竟是人力的四十倍。

这个已经不是比不比的问题了,是根本没有办法去比较的问题。

也是不需要去长时候收集数据进行对比的问题,完全肉眼可见。

先开始织布的妇人们有快有慢,但无论快慢,织成一匹布总得要十天时间,看那机器可能只需要……几个时辰?

且机器只要花钱,造了就有,只受限于水力。可是大隋这样广阔的疆域,这些人光是回想一下自己的家业,都能想出几个可以建立作坊的地方。一笔钱投资进去,再少少花点钱雇人使用,这才叫一本万利的买卖。

崔行功并不是一味读书不知人间烟火的人,他很清楚这项产业对家族的重要,那么李氏请这么多人过来,是要待价而沽?

他与崔倩对视一眼,隐秘地点了点头。

今天不可能立刻做下决定,但肯定也要有所行动。他一家抗衡不了许多家,但与崔倩联合,赢面就大一些。

所有人都在头脑风暴的时候,李世民适时闲散地道:“我不打算自己做这项生意,只想与诸位合作。无论谁做这个产业,李氏提供纺机与织机的图样,占三成半利。”

赤脚医生巡诊记

不提山东世家如何为棉纺生意与李世民谈判, 试图用自己的优势在六成半利的基础上再多争取一丝好处;也不谈他们彼此之间因为原料来源有限,不能把纺织厂开得遍地都是,只能合纵连横, 拉拢姻亲世交盟友, 排挤旁人。

在这样的热闹与吵闹之下, 还有一些事没什么动静地在进行着。

新婚就随李世民赴任的长孙琰有她自己的事要做。孙思邈在李世民的请求下, 随窦夫人去了太原,但他的三名弟子——不是在李世民庄子上收的只会照方抓药的入门大夫, 而是正儿八经跟了他多年, 学去大半医术的徒弟, 被他留给了李世民。

虽然李世民在后世没查到这些徒弟的资料, 不过孙思邈教出来的人,最多在医术上没有更进一步,总不至于差了, 所以李世民高高兴兴地跟孙思邈商量了一件事。

借他这三个徒弟, 加上这些年他教出来的那些只会治常见病的小医师, 一起来清河郡办个医院试试。

这个事情他抽不开身去做, 就自然地交给了妻子长孙琰。

长孙琰很认真, 也很兴奋地接手了。

不过没几天,调查和琢磨了一番的长孙琰就告诉李世民:你说的那种医院大概是办不起来的。

城里可以开医馆,但是能辐射的范围不会太大。大部分医生只能治常见病,而大部分穷人会对高大上的医馆望而生畏, 不敢进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