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楼饮茶,就是陈茶碎茶也都是卖的出价,一两文一碗多的是人过来买一碗同人消遣一天。
“不少。”至少远远看出,连茶楼外头摆的桌子都是坐满了人,过来喝茶的人也不主要为了喝茶,而是几个相熟的人寻一个地方聊天说闲。
“不过到茶楼的人年纪都有些大了。”周肆想的确该安排些能说会道的人到茶楼说书了,这不光是一个消遣方式,还是一条舆论渠道。
秦绥之大抵明白周肆的想法,但对于这些无事可做的老人他还真想不出什么法子给人解闷。像京中,许多玩乐的把戏都是给年轻人的,就说马球捶丸,多是十几岁到二十来岁的娘子郎君,到了三十岁往上,便不会轻易下场了。
再提内宅的茶会,到时经常比拼茶艺插花,而外宅的男子,若是文人,就参加诗会玩酒令诗令,若是武夫,骑射蹴鞠就是常玩的,可这些京中盛行的玩乐没有哪个适合扩散到民间,或者说没有哪个民间百姓承担的起玩乐的消费。
“绥之可看过志怪杂谈?”大燕一朝文人颇有些不正经,没出名前很多写过淫词秽语,志怪杂谈便不算出名,就是有也都是些书生意淫的产物。
“寥寥看过一些。”不过大多都是狐妖报恩,或是书生艳遇女鬼,明面上这样的书籍多是被看不起,私底下有多少书生研读过,就不得而知了。
“看来鬼神之说的确能勾人兴趣,连绥之都略有所闻。”
“你有什么打算?”秦绥之晓得周肆必不是随口一问,想必是想到什么以志怪杂谈的法子消遣时间。
“暂时不能说。”毕竟口技也算是时下的奇巧淫技,说书甚至因为宵禁的关系都没催生出这个职业,要让说书发展起来,必然还需要培训,且要说的书也得迎合民间百姓的审美。
过早透露,如何还给人一个惊喜。
“你真会吊人胃口。”眼瞧着都说到这个份上,却戛然而止,如何叫秦绥之不恼,但想着周肆以往吊人胃口后的所作所为,又忍不住心生期待,他倒要瞧一瞧周肆要如何行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黑熊寨。
孙大夫一早带着弟子上山,此次过来主要还是应大当家要求先给兵营里的将士们种痘,打容州回来,这痘粉又经过几遭试验,瞧着已经完善,种过痘的并没人出现死亡的情况。
当然了,这也不是说种牛痘一定不会死,也有倒霉的或者身体太弱了,连牛痘带来的天花疫病都撑不过去,但这都是小概率事件,比起大规模的天花来袭,肯定种牛痘比不种牛痘活的人多。